新书速递:王立非教授主编《语言服务产业论》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近日,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国际语言服务研究院院长、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特聘专家王立非教授主编的《语言服务产业论》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部系统论述语言服务产业的学术专著,作为中央在京高校重大成果转化项目的结项成果和北京语言大学国际语言研究院学术丛书成果,同时得到北京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的资助。该书编写历时三年,崔启亮、王华树、蒙永业、王清然、崔璨和吴萍等专家参加了部分章节的编写工作。
语言服务是近年来语言学、语言经济学、语言管理学和服务经济学交叉产生的一个新兴跨学科领域,在“一带一路”建设、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语言服务从跨学科的角度讲,可以从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翻译学、语料库语言学、大数据科学、人工智能、产业经济学、企业管理等多个学科开展研究;从跨行业的角度讲,可以横跨第一、二、三产业,覆盖现代服务业全产业链。
全书共分13章,对语言服务产业的定义、属性和重点领域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第1章对服务经济、语言服务、语言服务产业的概念和分类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语言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语言服务产业链等进行了描述。第2-4章对语言服务产业的理论基础,语言经济学和服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包括语言的价值和效用、语言的成本与收益等。第5-11章分七个不同专题论述语言技术服务、本地化语言服务、跨国语言管理、语言培训服务、语言服务标准化、语言服务信息化、语言服务便利化。第12章构建了企业“走出去”的语言服务能力多维评测指标体系,对中央和省级国有企业的语言服务能力进行测评。第13章对语言服务发展趋势展望,提出了创建语言服务学、语言服务学科、培养语言服务专业人才和制订语言服务发展规划的相关建议。
目录
前言 3
图目录 10
表目录 12
第1章 语言服务产业引论 14
1.1服务产业的定义与分类 14
1.1.1 服务产业的定义与分类 14
1.1.2服务产业与服务经济 16
1.2服务经济的发展 17
1.2.1服务经济研究现状 17
1.2.2 服务经济研究重点 18
1.3我国服务产业的发展趋势 18
1.3.1服务产业发展的特点 19
1.3.2增长迅速的现代服务业 20
1.4语言服务产业的定义与分类 22
1.4.1 语言服务的定义 22
1.4.2 语言服务的分类 23
1.4.3语言服务产业的概念 24
1.4.4语言服务产业的分类 25
1.5语言服务产业链 26
1.5.1产业链的概念 26
1.5.2语言服务产业链 26
1.6语言服务产业发展趋势 28
1.6.1国外发展趋势 28
1.6.2国内发展趋势 33
第2章 语言经济研究现状 37
2.1 语言经济学 37
2.1.1语言经济学的内涵 37
2.1.2语言经济的研究重点 37
2.1.3语言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38
2.2国外研究现状 38
2.2.1 研究热点领域 39
2.2.2研究热点分析 40
2.3国内研究现状 42
2.3.1 研究热点领域 42
2.3.2研究特点分析 42
2.3.3 语言的经济价值 45
2.4 国内语言服务研究的进展 46
2.4.1 语言服务研究的总体特点与趋势 47
2.4.2 语言服务研究热点 47
2.4.3 语言服务研究方法的特点 49
2.4.4 语言服务立项和专著的特点分析 50
第3章 语言服务业的价值与效用 53
3.1语言服务业的价值理论 53
3.1.1语言的价值理论 53
3.1.2语言的个体价值 54
3.1.3语言的社会价值 54
3.2语言服务业的效用理论 56
3.2.1语言服务经济剩余 56
3.2.2语言服务经济剩余分析 57
3.3语言的经济价值案例分析 60
3.3.1语言的非市场价值 60
3.3.2语言的市场价值 62
3.3.3语言服务产业的经济效用案例分析 63
第4章 语言服务业的成本与收益 66
4.1语言成本理论 66
4.1.1语言的交易成本 66
4.1.2语言的机会成本 67
4.1.3语言的边际成本 67
4.2语言服务的收益理论 68
4.2.1语言的货币收益 68
4.2.2语言的社会收益 68
4.3语言成本案例分析 69
4.3.1语言学习的机会成本 69
4.3.2语言服务生产可能性曲线 70
4.4语言收益的案例分析 72
第5章 语言技术服务 75
5.1 语言技术服务的基础概念 75
5.1.1 语言技术服务的概念 75
5.1.2 语言技术服务功能 77
5.2 语言技术服务的分类 79
5.2.1 语言转换技术 79
5.2.2 语言处理技术 81
5.3 语言技术服务的应用 86
5.3.1 企业语言技术服务挑战 86
5.3.2 技术解决方案与实施 86
5.3.3 方案效果评价与反馈 87
5.4 语言技术服务的发展趋势 87
5.4.1 语言技术工具功能不断优化 87
5.4.2 智能语言服务技术发展迅猛 88
5.4.3 语言服务云技术前景广阔 89
5.4.4 大数据语言服务技术发展迅猛 89
5.4.5 人工智能与语言技术深度融合 90
第6章 本地化语言服务 91
6.1本地化服务概念 91
6.2本地化服务特征 92
6.2.1本地化服务的经济驱动 92
6.2.2本地化服务的区域内核 93
6.2.3本地化服务的全程管理 93
6.2.4本地化服务的技术支撑 94
6.3本地化服务内容 95
6.3.1本地化翻译 95
6.3.2本地化工程 96
6.3.3本地化测试 96
6.3.4本地化排版 97
6.3.5本地化项目管理 97
6.4本地化服务研究 98
6.4.1国内本地化服务研究 98
6.4.2国外本地化服务研究 99
6.5本地化服务实践 101
6.5.1本地化服务的市场发展 101
6.5.2本地化服务的实现方式 102
6.6本地化服务发展趋势 104
6.6.1语言服务行业整体仍将保持增长 104
6.6.2 语言服务市场需求将发生结构性变化 104
6.6.3 语言服务行业将发生更多整合并购 105
6.6.4 中国语言服务公司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105
6.6.5 语言服务行业全球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105
6.6.6 在线语言服务平台的主导权争夺将日趋激烈 106
6.6.7 机器翻译技术将显著影响语言服务生产方式 106
6.6.8 语言服务流程将更加自动化和一体化 106
6.6.9 语言服务将向专业领域进一步延伸 107
第7章 跨国语言管理 108
7.1 语言管理的定义与分类 108
7.1.1 语言管理的定义 108
7.1.2 语言管理的分类 109
7.2语言管理研究进展 114
7.2.1 跨国语言管理研究热点 114
7.2.2 跨国语言管理研究热点分析 114
7.3 跨国语言管理重点领域 116
7.3.1 跨国语言战略管理 116
7.3.2 语言障碍的潜在影响 117
7.3.3 语言障碍评估 118
7.3.4 语言障碍管理 121
7.3.5 组织话语管理 126
7.4 企业印象管理 129
7.4.1自利性归因表达 130
7.4.2文本可读性操控 131
7.5语言管理案例分析 132
7.5.1 语言管理的内部影响 132
7.5.2 语言管理的外部影响 142
第8章 语言培训服务 145
8.1语言培训服务的定义与分类 145
8.1.1 培训服务的定义与分类 145
8.1.2 外语培训服务的定义与分类 146
8.1.3 外语培训服务经营模式 149
8.2外语培训服务 150
8.2.1我国外语培训市场发展现状 150
8.2.2 外语培训市场竞争力分析 151
8.2.3 线上外语培训服务 154
8.2.4 非通用语培训服务现状 156
8.2.5 外语培训服务存在的问题 157
8.2.6外语培训服务标准 159
8.2.7外语培训服务发展趋势 161
8.3外语考试服务 162
8.3.1外语学业考试服务 163
8.3.2外语留学考试服务 164
8.3.3外语资格考试服务 169
8.4外语翻译服务 174
8.4.1外语翻译市场总体需求 174
8.4.2企业外语翻译需求 175
8.5 国际汉语培训服务 176
8.5.1 国际汉语培训概况 176
8.5.2 国际汉语培训服务 178
8.5.3 孔院汉语培训对贸易投资的影响 179
8.5.4 国际汉语教育存在问题 181
第9章 语言服务标准化 183
9.1 国内外语言服务标准化建设现状 183
9.1.1 国外语言服务标准化现状 183
9.1.2 国内语言服务标准化发展现状 187
9.1.3 国内语言服务标准编制现状 191
9.1.4 语言服务标准化研究现状 193
9.2 我国语言服务标准使用调查分析 194
9.2.1 对语言服务提供方的调查 194
9.2.2 对语言服务需求方的调查 197
9.3 我国标准用语的多维特征调查 201
9.3.1 研究问题、语料与方法 201
9.3.2 研究结果 203
9.3.3 研究结论 215
9.4语言服务标准化存在问题 217
9.4.1 语言服务标准化机构与行业对接不够 217
9.4.2 语言服务标准尚未涉及细分领域标准 217
9.4.3语言服务标准认证开展较少 217
9.5中国标准“走出去”的语言服务路径 218
9.5.1 加强中英文基础与标准化知识教育 219
9.5.2 构建标准国际化基础设施 219
9.5.3 推动中国标准全球采用 220
9.5.4 中国标准国际化的实施路径 222
第10章 语言服务信息化 224
10.1 语言服务信息化的概念 224
10.1.1 信息化的起源和定义 224
10.1.2 语言服务信息化的定义 225
10.2 语言服务信息化的意义 225
10.2.1 推动国家语言信息化建设 225
10.2.2 促进企业全球本土化发展 226
10.2.3 实现主体生产生活方式多样化 226
10.3语言服务信息化的内涵 227
10.3.1 语言服务信息化基础设施 227
10.3.2 语言服务信息化人力资源 227
10.3.3 语言服务信息化应用 228
10.3.4 语言服务信息化效益 228
10.3.5 语言服务信息化安全 228
10.4语言服务信息化的特征 229
10.4.1语言服务资产建设数字化 229
10.4.2语言服务信息处理智能化 231
10.4.3语言服务管理流程网络化 232
10.5语言服务信息化应用详例 233
10.5.1 政府/企业门户网站 233
10.5.2 跨境电子商务平台 235
10.5.3在线语言教育培训模式 236
第11章 语言服务便利化 238
11.1 语言服务与对外贸易投资 238
11.1.1“一带一路”贸易投资需要语言服务便利化 238
11.1.2 “一带一路”语言障碍分析 238
11.1.3国际贸易中的语言障碍 239
11.2语言障碍度测量 240
11.2.1 语言障碍度指标体系 240
11.2.2我国与自贸协定国的语言障碍指数测量 241
11.2.3语言障碍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 245
11.3 语言服务难度评级 251
11.3.1“一带一路“语言服务难度评级 251
11.3.2 提高“一带一路“语言服务能力的建议 253
第12章 企业“走出去“语言服务能力测评 255
12.1企业语言服务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255
12.1.1 企业“走出去”语言服务能力存在问题 255
12.1.2 语言服务能力模型构建 256
12.2企业对外语言服务能力测评维度一:信息化能力 256
12.2.1企业信息化语言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256
12.2.2 问题与方法 257
12.2.3企业语言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验证 259
12.3企业对外语言服务能力测评维度二:国际化能力 262
12.3.1企业国际化能力研究现状 262
12.3.2企业国际化语言服务指标体系构建 263
12.3.3测量指标检验与解读 264
12.4企业对外语言服务能力测评维度三:海外声誉管理能力 268
12.4.1语言服务与企业声誉研究的现状 268
12.4.2 企业海外声誉管理语言服务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268
12.4.3 企业声誉管理语言服务能力指标体系解读 270
12.5企业对外语言服务能力测评维度四:海外社会责任能力 273
12.5.1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273
12.5.2 企业海外社会责任语言服务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274
12.5.3 企业海外社会责任语言服务能力指标体系解读 277
12.6 企业“一带一路”走出去语言服务能力调查 278
12.6.1调研重点与方法 278
12.6.2调研结果分析 279
12.7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企年报语言服务质量调查 291
12.7.1调研的指标体系 293
12.7.2研究问题与方法 294
12.7.3结果与分析 295
12.7.4问题与建议 306
第13章 语言服务未来发展建议 309
13.1 创立中国特色语言服务学科 309
13.1.1中国特色语言服务学科体系构建 309
13.1.2拓展语言服务学科特色方向 310
13.1.3加快语言服务人才培养 311
13.2 制定语言服务产业规划 314
13.2.1语言服务产业纳入国家战略规划 314
13.2.2 加强语言语言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315
13.2.3提升中国标准的国际话语权 316
参考文献 318
附录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