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疫情中的语言服务探析

抗击新冠疫情中的语言服务探析*

孙疆卫,赵媛霞

(北京语言大学 高级翻译学院,北京 100083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如其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之下,国家卫建委等多部门迅速启动应对新冠病毒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多省市立即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举国上下开始了一场抗疫阻击战。与此同时,在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的指导下,李宇明教授组织了国内高校和各大语言服务企业组成“战疫语言服务团”,解决外地医疗援助团在湖北医疗诊断时遇到的方言障碍[1];北京语言大学国际语言服务研究院王立非团队调查了新冠疫情对我国语言服务企业造成的影响及企业在恢复生产时面临的困难与问题[2];北京悦尔翻译义务承担《办公建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应急措施指南》标准英文版的翻译工作,确保抗疫有标可依[3];科大讯飞推出“智能语音外呼助手”助力医院与政府对疫情相关重点人群进行筛查、防控和宣教[4]。可以说,在这场战斗中,语言以自己独特的形式服务于抗疫前线,为抗疫取得成功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本文结合当前抗击疫情的典型案例,在回顾国内外语言应急研究相关文献后,对语言服务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的作用进行讨论,归纳趋势和特点,提出问题与建议,以期对我国应急语言服务机制体制建设和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提出建议。

一、应急语言服务研究现状

国外,Hester 研究了海地地震后众包翻译技术[5]Lewis 介绍了微软翻译团队在海地地震中开发机器翻译引擎的情况[6]Temnilova 研究了危机管理中子语言的复杂性[7]Sutherlin 调查了海地、利比亚、埃及和索玛里四次地震中的众包翻译应用程序[8]Cadwell 讨论了翻译技术在地震紧急情况下所起的作用[9]Bell 调查了伊尔玛飓风发生后,语言障碍对应急救灾带来的障碍[10]Federici研究了新西兰红十字会为公民翻译项目开发的培训材料,提出口笔译员在非政府组织处理危机沟通时发挥了重要作用[11]O’Brien 研究了翻译科技与灾难管理,从文化与伦理两个方面探讨了翻译在灾难管理中的作用[12]

国内,舒其林等研究了面向多专家语言决策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评估方法[13];申宵调查了丝绸之路核心区的语言服务现状[14];齐小谦等研究了借助本体模型来形成应急处置预案的构建方法[15];腾延江探讨了美国紧急语言服务体系建设的动机、运作模式及存在的问题[16];方寅提出提升突发事件语言应急能力建设[17];李宇明等从语言文字使用、语言服务、语言应急、语言信息化四个方面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的语言建设问题[18];王立非等提出了面对新冠疫情,应急语言服务不能缺位[19]

综上,国外语言应急研究主要集中在地震灾害中翻译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翻译技术与应急、应急中的语言沟通、应急语言教育等方面,对其它重大突发应急事件中的语言服务研究较少。国内研究主要是对语言应急相关概念的提出和进一步探讨,例如语言应急机制、语言应急体系、国外语言应急经验介绍、应急语言建设现状、突发事件对语言服务企业影响、应急语言技术开发与应用,对语言在重大突发应急事件中的具体服务作用探讨较少。本文基于中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中的大量真实案例,对语言服务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的具体作用进行探讨。

二、语言服务在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的作用

(一)翻译服务助力抗击疫情

结合本次疫情中的突出事迹可以看出,翻译服务在抗击疫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抗疫舆情翻译、疫情信息翻译、领域翻译、志愿翻译、多形式翻译和术语翻译六个方面。

1.舆情翻译引导国际舆论积极走向,营造国内良好舆情氛围

抗疫舆情翻译包括疫情暴发时对国家、社会及疫情本身产生较强影响力的言论、观点和行动进行翻译的活动。在本次疫情中,(1)舆情翻译引导国际抗疫积极舆论走向。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每日举办新闻发布会,各部委及湖北省人民政府定期举办疫情防控发布会,各媒体设置了抗击疫情平台,传播抗疫最新动态,破解疫情相关谣言,翻译参与到每一个环节当中。外交部向外国驻华使馆通报了疫情形势及我防控努力,并现场回答提问,得到外方积极评价[20];中国网在脸书帐号发布特别节目《共克时艰中国打响疫情阻击战》,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21];(2)舆情翻译营造国内良好抗疫舆情氛围。世卫组织总干事对中国防控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伊朗提出“始终与中国站在一起”,日本提出“加油中国,友谊永远,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泰国表现出的“应收尽收,应治尽治”,阿联酋设计的“武汉加油”图标等都通过翻译向国际社会展示出中国在应对危机时的大国担当及国际友人对中国的情谊,在国内外形成良好抗疫舆情。以上案列表明,抗疫舆情翻译还对塑造国家形象、传递抗疫正能量、培养国际友好关系、遏制负面情绪有着重要的作用。

2.疫情信息翻译加速中国疫情信息的对外传播,带来国际合作与援助

疫情信息翻译包括疫情暴发前后涉及疫情所有进展情况的翻译活动。在本次抗疫中,(1)疫情信息翻译加速中国疫情信息对外传播。中国外文局以14个语种向外发布疫情防控信息,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疫情的关注[21];(2)疫情信息翻译带来了国际合作与援助。各地方外事部门通过多语种向国际社会每日通报防疫工作开展情况,仅西安一个城市就得到了来自阿塞拜疆、尼泊尔、韩国、亚美尼亚等国家友好城市捐赠的防疫物资及上合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多国城市领导人的慰问[22]。在国际合作方面,哈佛大学科学家团队和中国高级专家团队合力进行抗疫科研公关[23];俄罗斯政府派遣防疫专家代表团来华合作应对疫情[24],这期间都离不开翻译的努力。以上案例表明,疫情信息翻译还对回应国际关切、掌握疫情最新进展、筹备抗疫物资、争取国际合作与救助起着重要作用。

3.领域翻译提供专业支持,保障抗疫物资储备

抗疫领域翻译是指在疫情暴发前后社会各行业领域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所从事的翻译活动。在本次疫情中,(1)领域翻译提供专业支持。在医学翻译方面,北京外国语大学组建翻译团队,完成了国内第一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典型病例及重要疫情资料翻译,准时提交至世卫组织和国际医疗专家,让国际社会客观地了解了中国疫情的真实情况[25]在出版业,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制作了蒙、汉文防疫动画宣传片及其它材料[26]。在新闻媒体翻译方面,中国日报社聚焦在津和与天津有密切联系的海外知名艺术家,支持天津及全国抗击疫情,为讲好中国抗疫故事贡献力量[27]。在法律翻译方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参与社区防疫法律宣传和咨询工作,解决了社区居民和楼宇企业依法防控的诉求和疑问[28]2)领域翻译保障物资储备。在物流翻译方面,上海的物流公司通过海外物流网络,在翻译的努力下,将多个国家捐赠的抗疫物资及时运送到抗疫前线,保障了疫情储备[29]以上案例表明,不同领域翻译还对促进疫情恢复、保障疫情储备、培养抗疫士气有着重要作用。

4.志愿翻译发挥多语种优势,为疫情防控争取宝贵时间

抗疫志愿翻译是在疫情暴发时和暴发后为消除疫情及疫后重建所从事的自发的、无偿的翻译活动,包括线上、线下两种形式。在本次疫情中,(1)志愿翻译发挥多语种优势。上海静安区组建翻译志愿工作组,将疫情防控材料翻译成7种外语,对辖区的外籍人士进行疫情防控宣传普及[30]  ;(2)争取宝贵时间。武汉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紧急招募三个语种的翻译志愿者,翻译国外防疫医用耗材标准,为防疫医用耗材国际采购及时提供参考标准[31];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组织多语种教师组成翻译志愿团队,完成了文昌市政府国外采购物资、互联网国外医疗物资捐赠等紧急翻译任务[32]。以上案例表明,志愿翻译还对贯彻防疫统一行动机制、做好防疫宣传、加速疫情恢复,开展疫情救济有着重要的作用。

5.多形式翻译传递人文关怀,解决不同人群防疫需求

抗疫多形式翻译指的是在疫情暴发前后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所从事的不同形式的翻译活动,包括聋哑手语翻译、少数民族语言翻译、方言翻译等形式。聋哑人由于身体特殊原因,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对疫情信息的发布、自我防控知识、社区防疫进展都无法及时掌握,需要专业手语翻译人员及时跟进。本次疫情中,上海市残联为上海市20万聋哑人录制了手语版防护知识[33]。喀什电视台使用维吾尔语和汉语播放新冠病毒科普绘本,此外,还推出了藏、蒙古、彝、朝鲜文字的感染防护手册[34]。广州大学语言服务研究团队为广东对口支援湖北荆州抗疫医疗队推出了荆州方言对照表[35]。以上案例表明,多形式翻译对形成防控统一战线、提高全民防控意识、调动防控力量、普及防控知识、传递人文关怀等起着重要作用。

6.术语翻译为科学防疫提供智力支撑,为海外防控提供参考经验

抗疫术语翻译是指针对疫情防控当中特定学科领域的专门用语进行翻译的过程,能够直接反映抗疫中不同领域的事物、现象、特性、关系和过程。在本次疫情中,(1)医学术语翻译为科学防疫提供智力支撑。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开展了一系列围绕新冠病毒前沿文献的学术翻译活动,增加了人们对病毒传播与预防知识的认识[36]。疫情暴发初期,中国卫健委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简称“NCP”,世卫组织最终正式命名为“COVID-19”,规范了病毒名称,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参考[37];(2)术语翻译为海外防控提供参考经验。中国外文局按照疫病七个类别整理了疫情术语表,为世界各地的疫情防控提供了科学判断与系统诊疗参考[38]。上海外国语大学波斯语专业师生制作了涉及重要医学术语的《抗疫医疗汉波词汇表》和科普视频,为伊朗抗疫提供了中国经验,促进了当地防疫工作的开展[39]。以上案例表明,术语翻译对正确判断疫情、提高诊疗效率、增加疫情认识、促进防疫进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语言技术助力抗击疫情

语言技术同样在疫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机器翻译、本地化、语料库和语言资源库四个方面。

1.机器翻译通过语音、定制化和翻译引擎满足抗疫多元需求

抗疫中的机器翻译就是通过机器将疫情防控需要的源文本、语音信息转换为服务疫情需要的目标语言。在本次疫情中,(1)机器语音翻译搭起沟通桥梁。疫情暴发后,科大讯飞给俄罗斯公共场所的医护人员佩戴便携式翻译机,协助完成填表、证件确认及问询检查等工作,提升了沟通效率,消除了交流障碍[40];科大讯飞提供了离线与在线两种智能电梯语音解决方案,能够实现21种方言的精准识别,并可实时获取疫情最新进展、传播防疫科普知识[41];(2)定制化翻译工具提供定向翻译服务。百度翻译利用机器翻译技术搭建了定制化翻译工具,向志愿者团队免费开放,此工具针对疫情提供单独页面定向翻译,开放医药领域定制模型,医药术语及句式翻译,支持图片翻译功能、多种格式文档翻译及原文格式一键导出[42];(3)翻译引擎满足专业领域翻译需求。百度翻译网页产品面向大众免费开放了包括生物医药在内的多个垂直领域翻译引擎,为用户提供更贴合领域要求的翻译结果[42];(4)机辅翻译系统提供翻译协助。语言桥集团自主研发的Lancat系统免费向大众开放,为无偿组织与个人译员提供翻译协助[43]

2.本地化技术利用网站与软件提供多语种咨询服务

为应对疫情防控,本地化技术以其产品与技术相结合的优势,将内容与功能根据防控之需进行组织。在本次疫情中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1)网站本地化,对网站进行组织加工,同时满足疾控、抗疫物资调配及语言要求,涉及多语翻译、用户界面布局、本地特性开发、抗疫手册制作、疫情统计文档等内容。例如,北京语言大学研发了《疫情防控外语通》,通过网站向在华、来华留学生和外籍人士提供疫情防控和治疗方面的信息,内容包括日常与入境注意事项、诊疗用语,涵盖8种语言[44]。“2019新冠肺炎—全球报道”中文网站聚合了多家国际知名媒体和机构的实时疫情新闻摘要,用8种语言为读者提供全球疫情咨询[45];(2)软件本地化,将软件的功能、用户界面、联机帮助、文档材料等按抗疫之需进行改编,满足全民抗疫的环境需求和使用偏好。例如,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领导的“战疫语言服务团”研发了包括微信版、网络版、迷你视频版、融媒体口袋书、抖音版、即时翻译软件等7种形式的《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方言种类涵盖武汉、襄阳等9个疫情最严重的方言区[46]。传神语联开通了疫情专线平台,使用多语种向外籍人员提供就医、出行和购物信息[47]

3.语料库技术通过开源、语音识别等途径服务疫情防控

语料库技术服务于疫情防控主要表现为:一是使用疫情暴发前已建好的专用语料库。例如,医务人员调取医学术语语料库开展诊疗与科研、翻译志愿者使用多语种语料库协助防控联控,海关、边检等部门使用专业语料库加速防疫物资通关便利化;二是基于防控疫情走势的开源语料库建设,对疫情相关的语料进行采集、设计、编码、分析、处理及无偿调取。例如,建立COVID-19病毒语料库,方便国际社会查询使用。在本次疫情中,(1)建立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护的开源语料库。“疫战2020”语料来源于国家权威机构发布的资料,并附相关工具链接,包括国务院疫情督查、征集肺炎求助者、密切接触者测量仪、疫情实时地图、心理援助电话、防疫物资供求等内容[48];(2)语料库与语音识别技术结合。360金融推出的“疫情通”基于庞大语义识别语料库,采用深度学习算法结合人机协同模式,以语音形式实现高效沟通,可探寻、排查疫情信息及智能化统计、分析与处理[49];(3)医疗机构信息语料库。苏州大学大地语料库课题组将发热门诊筛查医疗机构信息语料汇总,制作成“抗疫筛查在线信息网”发布并及时更新,方便群众在线医疗咨询,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风险[50]

4.语言资源库利用文字、语音和视频手段开展语言救济和康复工作

语言资源库可通过技术手段开展疫情前的宣传与普及,疫情中的语言救济、语言安抚、语言关怀及疫情后的语言康复工作,对协助疫情救援,加速疫情恢复有着重要作用,涉及语言文化[51]、教育、医学、心理、经济等不同领域的资源,涵盖外语、少数民族及手语等多种语言形式,包括音频、视频、文字等不同类型。在本次疫情中,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援鄂医疗队编写了《国家援鄂医疗队武汉方言实用手册》和《国家援鄂医疗队武汉方言音频材料》以及《护患沟通本》[52]。内蒙古教育出版社推出了文字、音频和视频版的蒙古文《新型冠状病毒预防绘本》[26]。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出版发行了民族语言版本的防护宣传资料,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各省市征集的抗疫见证物包括行政命令、通知、公告、倡议书、影像、照片、艺术作品等都能保存为语言资源,发挥记录历史、宣传英雄、普及科学、教育社会的作用[53]。以《武汉莫慌,我们等你》为代表的一大批城市抗疫宣传片、抗疫故事陆续上映,体现了战疫时的语言安抚与语言关怀。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文、英文与俄文防疫心理健康指导手册,面向不同国籍读者免费开放,有利于疫时心理康复和疫后心理重建[54]

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我国语言服务在面对国家重大突发应急事件时存在的问题

虽然语言服务在本次抗疫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本次疫情也暴露出我国语言服务在面对国家重大突发应急事件时存在问题。(1)缺乏语言服务重大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导致疫情突发时绝大多数语言服务企业的语言资源和社会语言服务资源不能及时参与到统一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语言救济当中,各机构、企业与个人独自为战,或参与到其它部门组织的抗疫服务当中;(2)缺乏系统的语言技术开发与应用产业链,导致突遇疫情暴发等公共应急事件时,出现语言服务软件及应用重复设计与开发,功能大同小异,造成人力资源浪费,此外,缺少具有针对性、较专业的语言技术解决方案,降低了语言参与抗疫联动服务的贡献力;(3)缺乏语言服务的监管机制,导致应急语言服务门槛较低,许多语言水平不高的社会人士随意参与应急语言救济工作,造成在关键时刻工作完成质量低,甚至导致工作突然间断等问题;(4)缺乏应急语言服务标准,导致疫情发生时无应急语言服务等级分类标准 、组织体系标准 、应急保障标准、服务规范标准可依据和参考,造成应急语言服务管理与实施的混乱。(5)缺少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导致专业的应急语言规划、救济与安抚工作难以展开,应急语言服务研究数量与质量较低,不能完全解决突发事件中的应急语言服务问题,致使我国在应急语言技术开发、海外应急救援、应急新闻发布、应急医疗语言服务、应急语言教育等领域面临着人才匮乏的境况。

(二)加强应急语言服务的建议

1.加强应急语言服务联动机制建设。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包括国家语言管理部门、语言服务企业、社会语言组织、民间语言团体在内的横跨国内、国外两个区域整体的、跨部门、跨界的应急语言服务联动机制。机制应兼顾语言应急行政规划、命令,语言应急指导、协调,语言应急监督、语言应急服务功能为一体,整合现有资源。具体包括:(1)语言应急组织,制定语言应急战略归属,确定语言应急部门组合和功能,明确语言应急授权途径,确定语言应急管理模式;(2)语言应急指挥,统筹应急语言预案体系建设,编制专项应急语言预案,建立语言应急协调机制,发布语言应急预警,衔接跨部门、跨界应急语言救援,负责语言应急工作的信息收发、研判、统筹等管理工作;(3)语言应急法治,编制语言应急相关的规章制度、处理语言应急事务中的法律纠纷、参与语言应急重大决策制定、预判应急语言服务中的法律风险;(4)语言应急保障,组织语言应急专家、志愿者、国际组织等人力资源,管理语言应急资金、调配医疗与生活等物资,协调交通、避难等设施,提供语言技术支撑、负责语言资源库建设。

2.加大应急语言技术研发力度。借助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应急产业发展契机将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AI智能等核心、关键技术应用到应急语言技术研发当中。针对应急语言技术的特点,着重考虑应急语言技术的舆情监控能力,卫生、反恐、重大公共事件、自然灾害等危险语料的识别与预警能力,语言应急救济、分析和处理能力,灾后语言安抚、康复和重建的协助能力。就语言管理部门而言,应完善语言应急技术研发的共享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培养应急语言技术研发引领企业,形成语言应急技术研发聚合,实施奖励机制,鼓励技术创新、技术突破。就应急语言技术研发企业而言,以技术研发为导向,加强技术公关与合作,紧跟语言服务行业发展趋势,着力打造应急语言技术品牌。

3.加快应急语言服务标准建设。当前,国内标准化体系中还没有应急语言服务标准的相关内容,今后应将应急语言服务纳入到语言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当中,实现涵盖应急语言服务组织机构标准、应急语言服务规章制度标准、应急语言服务流程标准、应急语言服务管理标准、应急语言服务保障标准的应急语言服务标准化体系,做到在组织上权责分明,在制度上规范权威,在流程上规范合理,在管理上科学完善,在保障上全面有力。

4.加速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培养具有坚实的外语基础,掌握应急管理学、经济学、法学、语言学知识和语言技术操作,熟悉国际应急救援准则、国际商务通行规则、国际法律业务、危机公关处理、外交礼仪的复合型 、应用型人才。可从三个层次进行培养,一是应急语言服务科研人才,扶持有实力、有研究基础的科研团队进行科研公关与创新,对应急语言服务领域的基础性与核心问题进行突破,争取更多成果问世。二是应急语言服务领域性人才,包括解决应急语言沟通问题的语言技能型人才,解决技术难题、提供技术支持服务的技术型人才,懂专业外语的专业性人才等。三是应急语言服务基础性人才,主要从事保障性服务工作,包括物流、餐饮、仓储等。

四、结 

本文从翻译服务与语言技术两个方面探讨了语言服务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应急翻译服务对全球抗击新冠疫情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一是舆情翻译引导国际舆论积极走向、营造国内良好舆情氛围;二是疫情信息翻译加速中国疫情对外传播,迎来国际合作与援助;三是领域翻译提供专业支持,保障抗疫物资储备;四是志愿翻译发挥多语种优势,为疫情防控争取宝贵时间;五是多形式翻译传递人文关怀,解决不同人群防疫需求;六是术语翻译为科学防疫提供智力支撑,为海外防控提供参考经验。此外,语言技术对全球抗疫作用巨大:一是机器翻译通过语音、定制化和翻译引擎满足抗疫多元需求;二是本地化技术利用网站与软件提供多语种咨询服务;三是语料库技术通过开源、语音识别等途径服务疫情防控;四是语言资源库利用文字、语音和视频手段开展语言救济和康复工作。然而,语言服务在本次疫情中存在应急联动机制缺失、技术研发薄弱、监管机制不健全、标准体系缺乏、人才供给不足等问题。今后,应加强应急语言服务联动机制建设,加大应急语言技术研发力度,加快应急语言服务标准建设,加速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李宇明,王春辉.祈年文潭:为抗疫救灾架起语言之桥[EB/OL].(2020-02-10)[2020-03-02].http://guancha.gmw.cn/2020-02/10/content_33541940.htm.

[2]      王立非等. 战疫与求变,语言服务企业在行动[J]. 北京:中商智库,2020.

[3]      中国翻译协会. 我的家我来守,家有难不袖手—翻译服务在行动[EB/OL].(2020-02-25)[2020-02-28]. http://www.tac-online.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95&id=3622

[4]      中华网.科大讯飞用智能语音助力肺炎疫情防控[EB/OL].(2020-02-28)[2020-02-28]. https://tech.china.com/article/20200129/kejiyuan0129457964.html.

[5]      Hester, V, Shaw, A. and Biewald, L. Scalable crisis relief: crowdsourced SMS translation and categorization with Mission 4636. IN: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ACM Symposium on Computing for Development [EB/OL].(2014-08-29)[2020-02-28]. http://doi.acm.org/10.1145/1926180.1926199.htm.

[6]      Lewis W. Haitian creole: how to build and ship an MT engine from scratch in 4 days, 17 hours, and 30 minutes . Proceedings of the 14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Machine Translation, 27-28 May 2010, Saint- Raphaël, France.

[7]      Temnikova, I. Text Complexity and Text Simplification in the Crisis Management domain, Doctoral Thesis, University of Wolverhampton, UK, 2012.

[8]      Sutherlin, G. A voice in the crowd: Broader implications for crowdsourcing translation during crisis.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2013,39(3):397-409.

[9]      Cadwell P. A Place for translation technologies in disaster settings: The case of the 2011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in M. O’Hagan and Q. Zhang (eds) Conflict and communication: a changing Asia in a globalizing world – language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M]. New York, Nova, 2016: 169–194.

[10]   Bell T. When hurricane warnings are lost in translation, The Atlantic[EB/OL].(2017-09-09)[2020-02-28]. http://www.theatlantic.com/ science /archive/ 2017/ 09 /irma-prep-without-english/ 539277.htm.

[11]   Federici F M, Cadwell P. Training Citizen Translators: Design and Delivery of Bespoke Training on the Fundamentals of Translation for New Zealand Red Cross, 2018.

[12]   O’Brien.Translation technology and disaster management. In Minako O’Hagan (eds)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Translation and Technology, NY: Routledge,2020: 304-318.

[13]   舒其林,朱元华,龚本刚.面向多专家语言决策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评估方法[J].经济管理, 2011,33(12):158-163.

[14]   申霄.论语言服务的时代内涵与丝路核心区的语言服务[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124-130.

[15]   齐小谦,贾菲,冯士妥,关珍博,谭永坤.基于自然语言解析的应急处置预案构建方法研究[J].无线电工程, 2017,47(07):38-41+50.

[16]   滕延江.美国紧急语言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启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40(03):31-43.

[17]   方寅.实现“通事”与“心”:提升突发事件语言应急能力[N].人民日报,2018,3 (7).

[18]   李宇明,王海兰.粤港澳大湾区的四大基本语言建设[J].语言战略研究,2020,5(01):11-21.

[19]   王立非等. 面对新冠疫情,应急语言服务不能缺位. [EB/OL].(2020-02-29)[2020-03-01]. https://www.sohu.com/a/376703383_614563

[20]   天津外办.外交部为外国驻华使馆(团)举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通报会 [EB/OL].(2020-01-27)[2020-02-28].http://fao.tj.gov.cn/newsdetail.aspx?id=5232.html.

[21]   中国外文局.中国外文局发挥多语种融合传播优势,做好全国疫情防控对外传播[EB/OL].(2020-02-13)[2020-02-28].http://www.cipg.org.cn/m/2020-02/13/content_41066113.html.

[22]   西安外办. 西安战“疫”不孤单 国际朋友齐助援 [EB/OL].(2020-02-20)[2020-02-28].http://wqb.xa.gov.cn/xwzx/wsdt/5e4e5554fd8508098db964df.html.

[23]   新浪网. 哈佛官网头条发文!与钟南山组“超强天团”合作战疫[EB/OL].(2020-02-25)[2020-02-28].http://k.sina.com.cn/article_5359069294_13f6ce86e01900topj.html.

[24]   搜狐网.中方愿继续与俄方就防控疫情加强协调与合作[EB/OL].(2020-02-10)[2020-02-28]. https://www.sohu.com/a/371906960_115239.html.

[25]   张岩.战“疫”故事 | 中国上报世卫组织的几份重要病例样本,是他们连夜翻译的[EB/OL].(2020-02-07)[2020-02-28].http://www.yeeworld.com/article/info/aid/12500.html.

[26]   内蒙古长安网. 出版印刷发行齐上阵 为战“疫”贡献文化力量[EB/OL].(2020-02-25)[2020-02-28].http://www.nmgzf.gov.cn/gddt/2020-02-25/33074.html.

[27]   天津在线.中国日报全媒体聚焦天津疫情防控一线 向海内外生动讲述抗击疫情天津故事[EB/OL].(2020-02-12)[2020-02-28].http://news.72177.com/2020/0212/4519640.html.

[28]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习强国”报道我校法学院师生参与社区防疫法律宣传翻译和咨询工作[EB/OL].(2020-02-25)[2020-02-28].http://www.suibe.edu.cn/2020/0225/c7322a96679/page.htm.

[29]   新浪网.浦东企业“全球配置”支援抗疫[EB/OL].(2020-02-14)[2020-02-28]. http://sh.sina.com.cn/zw/q/2020-02-14/detaili-iimxyqvz2836564.shtml.

[30]   上海市静安区新闻中心.抗疫36计|自行翻译、设计、制作8国语言的疫情防控指南海报为在沪外籍人士送上防疫指导[EB/OL].(2020-02-10)[2020-02-28]. http://www.jingan.gov.cn/xwzx/002020/20200210/91353a95-aea0-4733-85a7-845b0ccb8208.html.

[31]   搜狐网. 央视点赞武汉“翻译志愿者”当代教育人:战“疫”有我![EB/OL]. (2020-02-03).[2020-02-28]. https://www.sohu.com/a/376363012_100040421

[32]   腾讯网.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发挥多语种翻译优势支持战“疫[EB/OL]. (2020-02-24)[2020-02-28]. https://new.qq.com/omn/20200224/20200224A0LBBW00.html.

[33]   中国民建:战“疫”,一个也不能少!民建会员录制抗疫手语视频[EB/OL].(2020-02-19)[2020-02-28].http://www.shtzb.org.cn/n2967/n2971/n3037/u1ai1925740.html.

[34]   中国民族报.战“疫”丨快马加鞭!39种民族文字防疫读物让各族群众看得懂、用得上[EB/OL].(2020-03-01)[2020-03-02].https://mp.weixin.qq.com/s/9l5CnHiAKiV1ZqHcF0BZqQ.htm.

[35]   广州日报.助力抗“疫”,广州大学语言服务研究团队推出荆州方言对照表[EB/OL].(2020-02-12)[2020-02-28].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8329237616427210&wfr=spider&for=pc.htm.

[36]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抗疫翻译小组”助力战“疫”[EB/OL].(2020-02-23)[2020-02-28].http://fcollege.nankai.edu.cn/2020/0223/c4597a265629/pagem.htm.

[37]   搜狐网.世卫正式命名新冠病毒为“Covid-19”[EB/OL]. (2020-02-12)[2020-02-28]. https://www.sohu.com/a/372507541_434824.html.

[38]   中国外文局.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相关词汇,英语怎么说?[EB/OL].(2020-02-05)[2020-02-28].http://beta.tac-online.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95&id=3611.htm.

[39]   光明日报.响应伊朗抗“疫”需求 | 上外师生翻译制作汉波词汇表和科普视频[EB/OL].(2020-03-01)[2020-03-02].http://difang.gmw.cn/sh/2020-03/01/content_33608199.htm.

[40]   叶辰. 讯飞翻译机搭起沟通桥梁,助力中俄合作共同抗击疫情 [EB/OL].(2020-02-17)[2020-02-28]. 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5/3081935.html.

[41]   新浪网.只需说出想去的楼层即可到达,科大讯飞智能电梯语音解决方案助力抗疫[EB/OL].(2020-02-28)[2020-02-28].https://tech.sina.com.cn/roll/2020-02-28/doc-iimxxstf5026156.shtml.

[42]   百度.支持防疫翻译志愿团队,百度免费开放翻译医疗定制服务[EB/OL].(2020-02-18)[2020-02-28].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8837737634771520&wfr=spider&for=pc.htm.

[43]   语言桥.“同舟共济、携手抗疫”—语言桥集团翻译援助计划为疫情助力[EB/OL].(2020-02-28)[2020-02-28].http://www.lan-bridge.com/news/2172.html.

[44]   北京语言大学.《疫情防控外语通》在线查询系统(手机版和网页版)正式上线[EB/OL].(2020-03-05)[2020-03-05].https://mp.weixin.qq.com/s/LRLvKtIuCKy4TKOnxnCv3g.

[45]   环球网.厉害了!00后翻译团,做了个8国语言的抗疫网站[EB/OL].(2020-03-01)[2020-03-02].https://china.huanqiu.com/article/3xFGOOFUvRp.htm.

[46]   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教育新闻网:现代语言技术搭起桥梁 助力抗疫[EB/OL].(2020-03-02)[2020-03-03].http://news.blcu.edu.cn/info/1025/18984.htm.

[47]   新浪网.传神语联:多语种翻译服务 为疫情防控信息沟通保驾护航[EB/OL].(2020-02-21)[2020-02-28].https://tech.sina.cn/2020-02-21/detail-iimxxstf3156082.d.html?ivk_sa=1023197a.htm.

[48]   开源中国. 疫战 2020yizhan2020)介绍.[EB/OL].(2020-02-13)[2020-03-01]. https://www.oschina.net/p/yizhan2020.htm.

[49]   搜狐网. 360金融推出防疫神器“疫情通”[EB/OL].(2020-02-06)[2020-02-28]. https://www.sohu.com/a/370966175_120061090.

[50]   扬子晚报.上线“援医”!苏州大学师生为抗“疫”翻译,提供疫情防控“远程诊疗” [EB/OL].(2020-02-12)[2020-02-28]. http://www.yangtse.com/zncontent/273620.html.

[51]   郭风岚.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周边国家语言资源库建设[J].语言规划学研究,2018(02):32-37.

[52]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齐鲁医院理疗队编写《国家援鄂医疗队武汉方言音频材料》登上学习强国平台[EB/OL].(2020-02-12)[2020-02-28]. http://www.qiluhospital.com/site2/xwdt/yyyw/02/209082.shtml.

[53]   中国日报网.陕历博征集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疫情见证物[EB/OL].(2020-02-23)[2020-02-28].http://shx.chinadaily.com.cn/a/202002/23/WS5e520da0a3107bb6b57a1a9a.html.

[54]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最新推出防疫心理健康指导手册英文版、俄文版供免费阅读[EB/OL].(2020-02-25)[2020-02-28].http://www.snnu.edu.cn/info/1084/28326.htm.

 

责任编辑 

 

 

On the Role of Language Services in Fighting Novel Coronavirus

SUN Jiangwei, ZHAO Yuanxia

 

(School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ole of language service in fighting the novel coronavirus in China from two aspects: translation service and language technology. It is found that: 1) Public opinion translation, epidemic information translation, domain translation, volunteer translation, multi-form translation, and terminology translation have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the battle against the coronavirus; 2) Technical methods such as machine translation, localization, corpus and language database have played significant roles in the battle against the epidemic; 3) Problems such as the lack of integrated emergency response mechanism , less research on language technology, inadequacy of language supervision system, the lack of a language standardization system, and the insufficiency of talent supply still exist in the field of language services. The paper gives some suggesstions in the hope of providing certain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language emergency and crisis response services in China.

Keywords: Language Services; Language Emergency & Crisis Response Service; Translation Services; Language Technology



收稿日期:2020-03-20

基金项目:系珠海市2019-202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珠海招商引资政策的批评话语分析”(2019ZC23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孙疆卫(1981-) 男,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商务英语、语言服务产业研究;赵媛霞(1997-)女,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生,主要从事商务英语、语言服务产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