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引发的应急语言术语称名与英译

疫情引发的应急语言术语称名与英译[1]

 

王立非  孙疆卫

(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The Nomenclature and English Translation of Emergency Language Services Terminology under COVID-19 Pandemic

Wang Lifei & Sun Jiangwei

Abstract: Since the global outbreak of COVID-19 pandemic, emergency language services have become a hot topic among linguistic academia. After categorization and summary of the related terms of emergency language, this paper has found that there are five groups of terminology grounded in the two key concepts of “emergency language” and “language emergency” in the literature.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two sets of term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our rules of taxonomic relationship, semantic field, motivation, and word formation of the nomenclature, it is suggested in the article that the core concept of emergency language should be adopted for the terminology consistency and the equivalent English translation of emergency language-related terms is provided based on the terminology survey in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and the rules of nomenclature translation. It is our hope that we contribute to the fight against COVID-19 through our discussion of the 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Keywords: emergency language, terminology, nomenclature, translation, language services, COVID-19

 

一、引言

全球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国内学者纷纷在学术期刊、报纸和网络媒体发表观点,探讨应急语言服务和应急语言服务能力建设。但我们发现,这些讨论存一个普遍现象值得关注,对应急语言的相关术语称名和概念混淆或使用随意,导致读者在理解应急语言服务的概念和术语时存在差异和困难,因此有必要从术语学和术语管理的角度加以梳理和规范。文章围绕以下四个重点展开,一是文献中应急语言相关术语使用情况考察;二是相关术语集是否存在概念差异和合理性;三是术语称名确定的依据;四是这些术语国外是否已存在规范英文称名。文章在归纳国内文献中的应急语言相关术语使用基础上,结合术语称名原则和规范,从四个方面对应急语言术语概念和称名进行探讨,同时,为进一步寻找证据,我们调查了国外对应的英文术语状况,并提出的术语英文译名建议。我们希望,能通过应急语言术语规范化讨论为抗击疫情助力,为语言服务学科健康有序发展奠定基础,对广大师生开展语言服务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二、术语学管理视角下的语言服务研究

术语学是一门科学,专门探讨专业词汇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制定概念系统、并以分类形式固定概念系统的原则和方法,确定概念的内涵,选择概念的称名方式(格里尼奥夫,2011:7)。术语管理是对术语资源进行加工,从而满足某种目的的实践活动,分为术语的收集、描述、处理、存储、编辑、呈现、搜索、维护和分享等(王华树,201311-14)。格里尼奥夫(2011)指出,术语的属性和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术语集,即某一知识领域的术语总和,术语集的构成模式反映了相应知识领域的形成模式,与词汇学、逻辑学、认识学、科技史、统计学、类型学等一系列的科学密切相关。规范的术语应符合以下原则和要求(格里尼奥夫,2011:33-34):1)语义不矛盾,术语作为词的词汇意义和术语在术语集中的获得的意义不相矛盾;2)术语集中的术语具有单义性;3)完整性,术语的意义完全反映概念的特征;4)术语不应有同义词。

根据术语学的原则,语言术语管理包括:1)梳理术语,确立语言服务领域的界限,选择术语并进行编撰加工,记录术语的可知信息;2)整理术语,将知识领域的概念系统化,明确定义术语的概念内涵,对术语进行规范;3)术语编码,对比中外术语概念和称名异同,确定术语译名。从术语学管理的原则可以看出,语言服务领域的术语称名和使用,特别是近期热议的应急语言服务的新概念,都必须遵循术语规范和语言服务发展现实,避免因术语称名不科学和不统一,引发概念混乱,给应急语言服务造成损失和后果。

 

三、国内应急语言服务术语研究现状

对现有文献梳理和调查显示,涉及应急语言的术语大体可归为5组:

1. 应急语言vs语言应急

新冠疫情暴发后,这一对术语频频出现在媒体和网络中,部分学者提出了应急语言或语言应急的概念,例如,媒体报道了北京语言大学组织编写《抗疫湖北方言通》助力应急语言沟通的新闻。李宇明(2020)强调重视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语言应急问题,提出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语言应急机制;段洵、郝瑜鑫(2020)指出要重视突发事件中的语言应急研究;2020年第2期《语言战略研究》期刊针对疫情开辟专栏,组织多位专家参与“突发公共事件语言应急多人谈”,该专栏主题采用了语言应急的概念。我们查阅资料还发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多国语言应急通》手册采用了“语言应急”的概念,手册内容包括问路、订酒店等,为来华参加奥运的运动员和游客提供语言应急帮助。

与语言应急的概念相比,尽管“应急语言”术语的使用频率相对较少,但该术语的学术性和学理性特点却更为突出。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语言战略研究》期刊2020年第3期拟推出 “应急语言研究”专题征稿通知,在研究范围的5个选题中特别提出了“应急语言学”的概念,征集有关应急语言学理论、方法与学科建设的相关论文,首次将应急语言学作为一种新理论和新学科对待和讨论,可见,应急语言是一个专业化和系统性的学术研究领域,具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

2.应急语言能力vs语言应急能力

这一对术语在报刊中都十分常见,特别是疫情暴发后,这对术语的热度更是不断攀升。王辉(2020)以“提升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急语言能力”为题,论述了应急语言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应急语言能力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能力,是对应急语言资源储备的激活和利用,提升应急语言能力,需要从体制机制、治理手段现代化等方面着手推进治理现代化。陶源等(2020)讨论了应急语言能力视角下的新冠病毒及新冠肺炎术语称名,并对应急语言能力展开讨论。

有关语言应急能力的提法也不少,如,李宇明等(2020)从语言应急能力等四个方面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的语言建设问题;方寅(2018)提出了突发事件语言应急能力的概念,从必要性与路径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张日培等(2019)提出了建设突发事件语言应急的制度、组织、技术支撑、志愿服务等完整体系。

3.应急语言服务vs语言应急服务

王立非、任杰、孙疆卫、蒙永业2020:1-8)提出应急语言服务是一个全新概念,尝试给出以下定义:应急语言服务指针对重大自然灾害或公共危机事件的预防监测、快速处置和恢复重建提供快速救援语言产品、语言技术,或开展语言救援行动,包括中外语言、少数民族语言、方言、残障人手语的急救翻译、救灾语言软件研发、灾情信息传播、抗灾语言资源管理、应急语言标准研制、急救语言培训、语言治疗与康复、语言咨询与危机干预等(2020:1;穆雷等(2020)提出了要重视并建设国家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体系;王铭玉(2020)论述了应急语言服务的对象;李宇明(2020)强调“应急语言服务”不能忽视;王继辉(2020)提出了应急语言服务战略联盟的构想;蒙永业(2020)提出要尽快制订应急语言服务标准;王传英(2020)呼吁要完善应急语言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刘宏伟(2020)讨论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应急语言服务平台建设;申宵(2017)调查了丝绸之路核心区的语言服务现状,提出了提高应急事件和特殊人群的语言服务能力;王立非等(2020)调查了新冠疫情对我国语言服务企业造成的影响,从应急语言服务基础设施、规划、能力、标准和人才培养体系探讨了面对新冠疫情应急语言服务不能缺位。

1 应急语言服务术语的百度指数搜索统计

我们对网媒和网民对应急语言服务的关注度和接受度调查,统计了该术语20204月的百度指数,调查周期以3天为一个单位,结果显示,应急语言服务的百度指数均达到60次,超出平均值20次的两倍,应急语言服务持续得到高度关注,而其他术语无显著关注度,进一步验证了我们的推测,该术语比其他术语更受到关注。

与应急语言服务术语相比,语言应急服务概念的使用量较少,只有方寅、周春丽(2020)探讨了如何合力做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应急服务,提出从语言应急服务共有机制、语言应急服务合作组织、语言应急服务联合行动三个方面着手推进。从术语学角度看,应急服务是应急管理的专业术语,但语言应急服务究竟是“语言应急”还是“应急服务”,概念和内涵存在歧义,需要确定。

4.国家应急语言能力vs国家语言应急能力

在这对术语中,国家应急语言能力比国家语言应急能力更为常用,张伟年等(2020)对国家应急语言能力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探讨;陶源、赵浩(2020)论证了国家应急术语能力是国家应急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冠肺炎和病毒等流行传染病的命名要从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出发,兼顾科学性和统一性,术语的定名与国家利益和关切密不可分;方寅(2020)从国家语言安全层面提出了推进国家语言应急体系与能力建设的建议。我们注意到,国内有关国家语言能力体系的构建和讨论均没有包含以上这对术语概念(文秋芳,2019:30-40)。

5.国家应急语言服务能力vs社会应急语言服务能力

检索发现,国家应急语言服务的提法得到官方采用,如2020422日教育部在线召开的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建设研讨会,就首次采用了国家应急语言服务这个概念,研讨组建“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说明此次疫情使得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引起国家语言管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有关国家应急语言服务能力的提法还没有出现。

与国家应急语言服务相对应的是社会应急语言服务,但什么是社会应急语言服务,这个概念至今没有见到完整的定义和表述。有学者(王辉,2020)论述了发挥社会应急语言能力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作用,使用的术语有所不同,因而概念也有差异。从以上5类术语看,有关应急语言术语概念和表述比较混乱,需要按术语学原则和术语管理规范加以界定、甄别和准确称名。

 

四、应急语言术语的称名理据

研究发现,应急语言术语存在假等同现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存在差异。五组术语的核心问题是“应急”和“语言”谁在前,谁在后,应该是怎样的一种修饰关系?这关系到术语科学性、语义的稳定性和使用规范性。“应急语言”与“语言应急”概念中的“应急”与“语言”顺序不同,含义完全不同,有时,甚至在同一篇文章中两个术语交替使用,相互替代,让人将误解这两个术语的概念完全等同,造成术语意义与体系被打乱。当前,两类术语集共存:一类是以“应急语言”为核心的术语集,如“应急语言能力”、“应急语言服务”、“应急语言服务能力”、“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国家应急语言体系”、“社会应急语言服务能力”;另一类是以“语言应急”为核心的术语集,如“语言应急能力”、“语言应急服务”、“语言应急服务能力”、“语言应急通”、“语言应急服务团”等。如果应急语言术语长期存在意义不稳定、概念混淆、科学性降低、系统性不清的现象,会引发和派生更多“属种”关系不明确的术语的可能性和风险,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我们认为,根据术语系统性与科学性原则,正确的术语称名应为“应急语言”,主要依据如下:

1)从术语“属种”关系看,术语学的系统性要求术语不是简单的词语集合,而是一种系统化的知识,术语学借用物理学中“场”的概念表现术语内容方面的系统性,术语进入术语场中,通过属种关系建立联系(刘青,201534),其中“属”表示术语的所属领域,在词组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格里尼奥夫,2011150),很显然这里的“属种”关系是一种逻辑学术语。应急语言强调的是语言服务于应急突发事件,是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与应急需求的重合,其中应急是外延较大的属概念,而语言是外延小的种概念,是应急决定了语言功能的不断外延,由此可以判断应急是应急术语的根本属性。

2)从术语语义场看,应急学科具有完整的概念系统和术语群集。例如,应急管理下的应急管理体系、应急管理机制、应急管理法治,应急管理体系下有应急意识、应急预警、应急协同。再比如,应急广播、应急新闻、应急决策、应急响应、应急物流、应急救援、应急科普、应急疏散、应急治理、应急演练等都属于应急术语场中不同的群集,都具有准确的概念表达和清晰的能指界限。应急学科的术语集已相对稳定,应急语言应归属于应急学科领域,而不是语言学科领域,至少是一个交叉领域,应急是这个领域的主体特征,语言是次要特征。

3)从术语理据性看,词语“应急”义项范畴(刘青,201591)的扩大为“应急语言”的称名提供了明确的语义理据。应急语言中的“应急”更多指的是社会突发的紧急公共安全事件,并不是个人的应一时之需,如个人带点零钱,以备应急之用。此外,从范畴理据出发,应急是显性特征,表现了应急语言的逻辑范畴及该概念与诸如应急保障、应急管理、应急通道等术语系概念的联系。

4)从术语构词法看,词组术语的功能是称名一个概念,需具有稳定性的特征(格里尼奥夫,2011:150),应急语言是已具有固定术语场的术语,指的是面对疫情等灾难时的语言服务与管理(王立非,2020;王辉,2020),而语言应急的术语集较少,语篇中的概念不具稳定性,有时指突发事件预警防范和应急处置(李宇明,2020;方寅,2018),但更多情况是指使用语言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如解决旅行途中的订餐、问路、查询航班等语言沟通问题。由于使用的不稳定性和词语的多义性和松散性,语言应急不属于固定术语,而仅仅是一个普通词组,与语言应急相关的词语需要统一为以应急语言为称名的术语,并进入应急语言术语集。

 

五、应急语言术语的国际一致性调查

1. 应急语言术语集调查

为了进一步考察汉语术语与国际术语在形式和内涵上是否一致,我们进一步搜索web of science文献数据库(WOS)和Bing搜索引擎,调查上述五组应急语言术语的国际术语一致性情况(见表1),如果一致性较高,我们可以直接使用等值术语或借鉴等义术语。调查结果显示,“应急语言”具有等值术语“emergency language ,应急语言服务也有等义术语“emergency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service”。

 

1 应急语言术语集国际一致性调查

术语集

(部份)

英译检索词组

搜索结果(条)

等值/等义术语

相似术语

应急语言

emergency language

WOS:(1782)

Bing: (555,000)

Emergency Language

 

Emergency Care; Emergency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Emergency Response Call; Emergency Response Preparedness; Emergency Preparedness Response

应急语言

服务

emergency language service

WOS:(978)

Bing:(298,000,000)

Emergency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Services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Emergency Multi-Language Resources;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Response

Language Services in an Emergency

应急语言

能力

emergency language competence/capacity/ability/performance

WOS: (20)    

Bing: (16,600,000) 

Emergency Response Capacity; Emergency Capacity Building

应急语言

服务能力

emergency language service competence/capacity/ability /performance

WOS: (40)  

Bing: (970,000)

Hospitals’ Language Service Capacity;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Capabilities.

国家应急

语言能力

national emergency language competence/capacity/ability/performance

WOS: (30)   

Bing: (1,210,000)

State-and-Territorial-Level Preparedness Capacity; National Electricity Emergency Response Capabilities

国家应急

语言体系

national emergency language system

WOS: (176)    

Bing:(298,000,000)

National Preparedness System |

社会应急

语言服务

能力

social emergency language service competence/capacity/ability/performance

WOS: (14)     

Bing: (146,000,000)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Capabilities

 

2. 语言应急术语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我们在WOSBing输入“language emergency"时,共有1796条搜索结果中含有该词组,“语言应急”没有国际等值术语,只有“late language emergency”中包含了“language emergency”,该术语属于认知语言学的术语场,指语言反应迟缓,意义完全不同,和应急管理没有关系,不属于等值术语。其它术语均没有出现等值术语(见表2)。

 

2 语言应急术语集国际一致性调查

术语

英译检索词组

搜索结果(条)

等值/等义术语

相似术语

语言

应急

Language emergency

WOS: (1796)

Bing: (563,000)

Late Language Emergency

Plain Language Emergency Alerts 

Plain Language Emergency Codes

 

语言应急服务

language emergency service

WOS:(986)

Bing:(292,000,000)

语言应急能力

language emergency competence/capacity/ability/performance

WOS: (18)    

Bing: (98,900,000)

语言应急服务能力

language emergency  service/competence/capacity/ability/performance

WOS: (6)

Bing: (189,000,000)

国家语言应急能力

state language emergency competence/capacity/ability/performance

WOS: (16)  

Bing:(178,000,000)

 

3. 调查结果分析

我们根据搜索到的相似术语,按术语翻译的统一性和科学性原则,对无等值术语的中文术语进行英译。例如,相似术语emergency careemergency response为应急术语场中的专用术语,都以emergency开头,后面紧跟一个名词的单数形式,因此术语“应急语言”应该翻译为“emergency language”,此形式固定了概念中所有要素特征。从语义出发,相似术语中“能力”有多个译文存在,例如“capacity”和“capabilities”,这些翻译变体不符合术语的统一性原则,需要进行甄别,消除术语词汇意义与概念意义之间的分歧。应急语言能力及应急语言服务能力并不是指已掌握语言这种专门技能,而是指在突发危机时刻应该具有的领悟和反应能力,与语言能力相联系,但又不是语言能力本身,是语言能力的外延,继承了整个应急术语场的语义内涵,翻译时应该与之保持统一,将其翻译成“capabilities”。由此可见,应急语言术语的所有英译都应以“emergency language”开头,与整个术语集的形式、概念意义和术语意义保持统一。

科学性指术语翻译应该反映出术语所在知识领域的概念形成和发展规律,包括术语的来源、形式、内容、功能、使用(格里尼奥夫,2011:7)。例如,在翻译术语“应急语言服务”时,首先要弄清楚这个术语是属于应急管理学中的术语,通过查询应急学科的术语发现,应急术语都是以“emergency”开头,后面加上一个名词,语言服务反映出术语的内容是与语言相关的,此术语的功能是发挥语言不同形式的服务功能,加快对突发灾难性事件的处置。根据科学性原则,“应急语言服务”应翻译为“emergency language services”,其中“service”使用复数,体现出语言服务形式与内容的多样性。术语翻译的科学性还可以从术语学与认识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性来考量。例如,在翻译“能力”时,先要从认知角度理解“语言服务能力”的内涵意思,通过查询应急管理学中的能力包括灾难应对能力、恢复能力、协调能力、志愿服务管理能力等,将原来认知中的“能力”涵义扩大,也就是从“ability”或“capacity”到“capabilities”的过程,这反映出术语翻译在获取、保存和传播科学知识过程中,与各学科紧密联系的科学性。此外,“国家”应统一翻译为“national”, 表明国家应急语言服务能力与体系包含了国家与国民两个层面,而不仅仅指国家,应该避免使用“state”等英文表述。综上,我们建议,应急语言术语编码和参考英文译名如下(表3):

3 应急语言术语与参考译名

序号

术语(部份)

参考译名

1

应急语言

Emergency Language

2

应急语言服务

Emergency Language Services

3

应急语言能力

Emergency Language Capabilities

4

应急语言服务能力

Emergency Language Service Capabilities

5

国家应急语言能力

National Emergency Language Capabilities

6

国家应急语言体系

National Emergency Language System

7

社会应急语言服务能力

Social Emergency Language Service Capabilities

 

六、结语

本研究通过调查应急语言术语的使用情况,得到以下发现:1)文献使用的应急语言相关术语分为两类,共五组,两类术语为应急语言和语言应急,前者包括应急语言、应急语言能力、应急语言服务、国家应急语言能力、国家应急语言服务、社会应急语言能力;后者包括语言应急、语言应急能力、语言应急服务、国家语言应急能力;2)两类术语集的核心概念存在差异,应急语言为规范的应急管理学术语,特指突发灾难或公共危机事件,提供语言服务救援行动;而语言应急不是专业术语,特指日常生活中碰到语言不通的场合解决一时之需。因此,应统一规范为应急语言,包括应急语言服务、应急语言服务能力等;3)术语称名确定的科学理据是根据术语的“属种”关系、语义场、理据性及构词法规则;4)应急语言具有国际术语一致性和等值术语,其他词组均没有发现国际等值英文表述。根据应急管理术语称名原则,我们提供了其他应急语言术语集的英文译名。我们建议,今后应在应急语言术语集范畴内讨论应急语言问题,并希望通过应急语言术语规范化的讨论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对应急语言研究和语言服务学科发展提供启示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陈金. 2008. 多国语言应急通[M].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 段洵, 郝瑜鑫.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0. 重视突发事件中的语言应急研究[DB/OL]. http://sscp.cssn.cn/xkpd/yyx_20148/202004/t20200428_5119596.html

[3] 方寅.2020.关注国家语言安全,推进国家语言应急体系与能力建设[J].语言战略研究,(02):11-12.

[4] 方寅.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8. 提升突发事件语言应急能力[DB/OL]. http://org.cssn.cn/bk/bkpd_qklm/bkpd_bkwz/201803/t20180309_3870596.shtml?COLLCC=1007867699&.

[5] 方寅, 周春丽. 2020.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应急服务[N]. 中国社会科学报,(003).

[6] 格里尼奥夫.2011.术语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7] 李宇明.2020.重视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语言应急问题[J].语言战略研究,(02):1.

[8] 李宇明,王海兰.2020.粤港澳大湾区的四大基本语言建设[J].语言战略研究,(01):11-21.

[9] 刘丹青,冯志伟,王辉,李宇明,王春辉,方寅,赵世举,邓毕娟. 2020.突发公共事件语言应急多人谈[J]. 语言战略研究, (2): 5-14.

[10] 刘宏伟. 2020. 应急语言服务平台建设[DB/OL]. http://cn.chinadaily.com.cn/a/202004/13/WS5e942370a310c00b73c76a2b.html

[11] 刘青. 2015. 中国术语学概论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2] 蒙永业. 2020. 应急语言服务标准化建设[DB/OL]. https://tech.ifeng.com/c/7vHkp1HjGwi.

[13] 穆雷,刘馨媛. 2020. 重视并建设国家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体系[DB/OL]. http://www.tac-online.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_wap&a=show&catid=395&id=3646.

[14] 申霄.2017.论语言服务的时代内涵与丝路核心区的语言服务[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6):124-130.

[15] 陶源,赵浩. 2020. 论应急语言能力视角下的新冠病毒及新冠肺炎术语命名[DB/OL]. https://mp.weixin.qq.com/s/XjNm8OGwrP14Hpp2W0BIsg.

[16] 王传英. 2020. 语言服务基础设施[DB/OL]. http://finance.ifeng.com/c/7vDRR4Pe1J3.

[17] 王华树. 2013. 浅议实践中的术语管理[J].中国科技术语,(02):11-14.

[18] 王辉. 2020. 提升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急语言能力[N]. 语言文字周报.

[19] 王继辉. 2020. 应急语言服务战略联盟[DB/OL]. https://tech.ifeng.com/c/7vHkp1HjGwi.

[20] 王立非,任杰,孙疆卫,蒙永业.2020. 应急语言服务的概念、研究现状与机制体制建设[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02:1-8.

[21] 王立非等.2020. 战疫与求变:语言服务企业在行动[DB/OL]. http://www.tac-online.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95&id=3626

[22] 王铭玉. 2020. 应急语言服务能力建设[DB/OL]. https://tech.ifeng.com/c/7vHkp1HjGwi.

[23] 文秋芳.2019.国家语言治理能力建设70:回顾与展望[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5):30-40.

[24] 张日培,马春华,吴剑锋,方寅.2019.语言产业发展的方略与措施(笔谈)[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3):97-108.

[25] 张伟年,王钰茹,段宛云,吴悠也.2020.何谓国家应急语言能力[DB/OL]. https://www.sohu.com/a/376679690_312708.

 



收稿日期:2020-4-30

基金项目:北京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项目“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语言服务竞争力报告”(项目号:KYR19026)的资助成果

作者简介:王立非,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商务英语、语言服务

          孙疆卫,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务英语与语言服务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