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飞:传统英语专业培养的转向:培养英语语言服务人才
传统英语专业培养的转向:培养英语语言服务人才
徐飞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外文系,重庆,400065
摘要:在国家主导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如何转型培养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有关语言服务的内涵、语言服务人才和语言服务行业的文献研究梳理和介绍,提出将培养英语语言服务人才作为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
关键词:语言服务;语言服务行业;语言服务人才;专业定位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我国教育领域正在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就是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快速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着力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我校也正在全面构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各项工作。作为传统人文学科的英语专业,如何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培养英语类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不仅是国际社会交际的工具,还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工具,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因此人们不但可以在社会活动中通过英语开展交际活动,还可以通过英语学习提升自身文化素质。虽然长期以来我们关注英语的交际工具作用,强调英语的听说读写运用能力,但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我国在各个领域广泛地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我国社会普遍对英语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现行英语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质疑,英语教学面临改革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在教育部主导的这一轮现代职业教育体育构建,推进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国家高等教育分类改革中,传统英语专业该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能为社会认可的英语专业人才?
笔者对传统英语专业的定位进行了思考,提出通过将英语专业人才定位为英语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来探索和改革英语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色道路。但是目前无论是语言服务的内涵、语言服务人才的特征,以及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对我国很多国人都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和陌生的行业。本文将着重对近年来有关研究者在语言服务的内涵、语言服务人才以及语言服务行业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介绍和梳理,以期给英语专业的转型发展提供改革方向和发展途径。
二、语言服务
随着我国国际化和全球化进程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进入我国市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越来越多的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体育赛事纷纷在我国举办。所有这些行为和活动都离不开语言交流和语言服务活动,提供语言服务的人也越来越多,语言服务行业也随之应运而生。
(一)语言服务内涵
自北京奥组委设立了“语言服务处”,承担包括翻译在内的多语服务,协助解决出现的语言沟通问题之后,“语言服务”这一名词便日益在我国社会,特别翻译界和跨语言服务领域里广泛使用。但学术界对于“语言服务”却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不少的研究者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语言服务”。
崔启亮(2010)认为语言服务是以语言技术为技能和内容提供专业服务的服务方式。李现乐(2010)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论述了语言服务的含义,他认为,“微观层面的语言服务主要是指一方向另一方提供以语言为内容或以语言为主要工具手段的有偿或无偿、并使接收方从中获益的活动。微观层面的语言服务的主体多为某群体或个人。宏观层面的语言服务是指国家或政府部门为保证所辖区域内的成员合理、有效地使用语言而做出的对语言资源的有效配置及规划、规范。宏观层面的语言服务的主体是政府部门或相关的学术团体。其核心目的是语言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语言问题的妥善解决。”在他看来,微观层面的语言服务主要涉及对语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宏观层面的语言服务更多的是对语言资源的配置和管理。郭龙生(2012)年提出了“国家语言服务”的概念,并从定义、意义、任务、性质、主体、客体、空间、时间、方式和程度十个方面搭建国家语言服务框架,建构语言服务的学术理论体系。邵敬敏(2012)在区分了语言运用和语言应用,语言应用和语言服务两组概念之后,提出语言服务具有为他性、实践性和实效性三个主要特色。他还将语言服务氛围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认为显性的有偿语言服务,应该突出其产业型,形成产业链。赵世举(2012)将语言服务定义为是“行为主体以语言文字为内容或手段为他人或社会提供帮助的行为和活动”,并从服务的内容将语言服务分为语言知识服务、语言技术服务、语言工具服务、语言使用服务、语言康复服务和语言教育服务6种类型。屈哨兵(2012)从语言服务的资源、业态、领域、层次和效能五个系统全面地、宏观地阐释了语言服务的概念系统,详细介绍了语言本体诸要素的各种资源开发空间,立足于产业、职业、行业和基业的语言服务的各种业态面貌,分析了语言服务的四大领域类型及其相关的属性与表现,阐释了从国际、国家、族际、方言社群、家庭各体等不同层面的语言服务功能,提出了要从工具和经济两个效能来建立相应的效能测评系统。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先生(2014)认为不能把语言服务简单地看成是翻译,认为语言服务是一种文化服务,是跨越文化障碍的桥梁。袁军(2014)通过分析翻译三要素与语言服务各服务业态的关系,将“语言服务”界定为“以帮助人们解决语际信息交流中出现的语言障碍为宗旨,通过提供直接的语言信息转换服务及产品,或者是提供有助于转换语言信息的技术、工具、知识、技能等,协助人们完成语言信息的转换处理。或者语言服务是通过直接提供语言信息转换服务和产品,或提供语言信息转换所需的技术、工具、知识、技能,帮助人们解决语际信息交流中出现的语言障碍的服务活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对语言服务内涵的界定不管从宏观上,还是在微观上,其本质属性是一致的:(1)语言是可以并应该服务社会;(2)语言服务活动是分层次的;(3)语言服务活动是可以形成产业链的。因此作为培养英语语言专门人才的英语专业,在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转型发展中,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将把英语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作为英语专业进行改造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二)语言服务行业
中国译协第一常务副会长郭晓勇(2010)在北京举办的“2010中国国际语言服务行业大会暨大型国际活动语言服务研讨会”的大会主旨发言中首次提出了语言服务行业这个概念。但是目前国内国际上都对语言服务行业的内容没有统一的界定,研究者们纷纷从自己的视角来探讨语言服务行业包含的内容,以及分析语言服务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崔启亮在2009年提出“现代语言服务行业”的概念,认为现代语言服务行业是“以语言翻译技术和内容转换为服务核心,以信息技术、因特网、项目管理技术为支撑,以全球团队协作、跨地源文化、内容持续升级为特征、以推动企业和产业国际化、产品本地化为服务对象”的新兴产业。2010年,他又提出“语言服务行业是由提供语言服务的各种组织和机构构成的产业生态链包括语言文字信息内容设计与开发、文字信息内容翻译与本地化、语言技术软件开发、语言技能教育与培训、语言行业研究与咨询和语言服务行业管理六个方面”。他认为语言服务行业是语言技术、信息技术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服务性行业,是跨国公司产品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技术外包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跨国公司于语言服务提供商合作和外包的方式。崔启亮在他所教授的“翻译行业与翻译管理”这门课程中,分析了语言服务行业的组织结构和参与各方,介绍了全球语言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全球语言服务行业服务商,以及中国语言服务行业现状和中国本土的主要语言服务公司。
屈哨兵(2010)认为语言服务产业应该有语言翻译服务、语言教育服务和语言支持服务几个不同的分支。郭晓勇(2010)认为语言服务业是一个包括翻译与本地化服务、语言技术工具开发、语言教学与培训、语言相关资讯业务为内容的新兴行业。他还对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徐大明(2012)对语言服务行业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提出“将语言服务纳入市场经济,是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条重要途径”,认为“语言服务和语言消费的发展将有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由中国译协联合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战略研究院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编制发布的《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报告2012》认为语言服务行业是新兴服务业的组成部分,与文化产业、信息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外包业交叉融合。报告从广义和狭义两个维度界定了语言服务行业的内容。认为广义的语言服务行业是包括所有从事多语言信息转换及关联服务的机构,分为核心层、相关层和支持层三个层次。狭义的语言服务行业是指核心层的经营或业务的主要内容为提供语言间信息转换服务、技术开发、翻译软件开发企业,翻译培训机构、多语信息咨询机构等。如翻译企业、本地化企业、翻译软件开发企业,翻译培训机构、多语信息咨询机构等。《报告》还对中国语言服务业的发展与增长趋势、基本状况和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邵敬敏(2012)提出了语言服务业作为产业的六大门类:语言特色教学、语言翻译系列、特定行业的语言培训、商业用语设计、语言咨询、语言工具书编撰。她认为语言服务是阳光产业,目前这一产业还处于一种开发阶段,大有发展的余地。
总的说来,语言服务行业就是所有利用语言来开展的文化交流和语言教学,提供的社会服务和行业支持活动。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全球化时代的进一步发展,语言服务行业将会有出现更多的服务内容和门类。因此英语专业作为高校培养国际英语语言服务人才的主要阵地,将会有更广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发展潜力。
(三)语言服务人才
虽然行业地位不明确,语言服务行业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国家在服务外包、信息技术和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的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也很少惠及语言服务企业,但随着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我国语言服务行业有了更为宽阔的发展平台,近几年语言服务行业也得到了蓬勃快速地发展,表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有研究者开始关注语言服务人才的能力要求,以及如何培养高素质的语言服务人才,从而适应行业和社会发展需要。
中国翻译协会本地化服务委员会与南开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心联合开展了“2011年全国及天津滨海新区企业语言服务人才需求调研”(王传英,2012),发现企业需求排名最高的是高级译审,其次是翻译项目经理、高级翻译、市场经理,同时对多媒体工程师、文档排版员、技术经理、技术写作人员也有相当需求。服务领域从高到低依次是技术文档翻译、公司网站与联机帮助翻译、软件本地化、文档手册排版、技术文档写作。
崔启亮(2009)认为MTI语言服务人才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和技术集成的高层次、应用型的专业化人才,应该通过学校教育、企业实践和职业认证三种渠道联合培养语言服务人才。孟云(2013)从高素质的企业专业翻译人才的能力来探讨了语言服务人才的能力要求,认为企业专职翻译人才需要具备基本翻译能力、翻译技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蒋小林(2010)将语言服务中人才祖师要求描述为语言能力、专业背景、技术手段能力、流程化的角度定位、项目背景下的疑难问题处理能力、职业心态与职业道德和学习能力等七个方面。
从以上看出,对语言服务人才的能力要求和培养渠道,还大多停留在宏观层面,缺乏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这或许是由于一方面语言服务行业作为一门新兴行业,对人才能力的界定还需要时日来研究确定,另外也由于语言服务行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个领域和越来越的行业。各个领域与行业对语言服务人才的能力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各个院校的英语专业应结合所在地区的行业实际,找准语言服务的领域与行业,开展针对性的人才培养。
四、结语
本文旨在抛钻引玉,通过对语言服务、语言服务行业、语言服务人才的研究介绍,期待面临转型的新建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能审时度势,积极抓住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的时机,大胆开展英语专业转型改革发展,探索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特色道路。由于篇幅原因,本文只在这里提出英语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基本构想:(1)深入社会调研,明确语言服务专业定位,(2)结合区域实际,制定语言服务行业能力标准,(2)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培养语言服务人才;(4)关注学生能力,着重构建学生实践教学体系。期待更多的研究者能关注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途径和方式,能为语言服务行业这一新兴行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语言服务人才。
参考文献:
[1]崔启亮. 2010. 翻译行业与市场概述[EB/OL]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j-8VflKwdqFWj9mJPGlOZ8WKPpXSKtyNDYFka-7ilBYuj8fFP9_41chzap2c6c1qSpxrcxdBZT4N9jGa449Jxy1n68ODkNxF42zYatv4FN7,2014-11-24.
[2]李现乐, 语言资源和语言问题视角下的语言服务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2(5): 16-21.
[3]郭龙生,论国家语言服务[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2):12-19.
[4]邵敬敏, “语言服务业”与“语言服务学”[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2):4-7.
[5]赵世举, 从服务内容看语言服务的界定和类型[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3(3):4-6.
[6]屈哨兵 语言服务的概念系统[J]. 语言文字应用,,2012, (1): 44-50.
[7]赵启正 语言服务是跨越文化障碍之桥[J]. 中国翻译, 2014,(1): 6-8.
[8]袁军,语言服务的概念界定[J]. 中国翻译, 2014,(1):18-22.
[9]郭晓勇, 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状况、问题及对策[J]. 中国翻译, 2010,(6): 34-37.
[10]崔启亮, 现代语言服务专业人才教育与培训[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
[11]屈哨兵, 关于《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语言服务问题的观察与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42(5):22-27.
[12]徐大明, 语言服务与语言消费可扩大内需[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2-4-23(B06).
[13]中国翻译协会、 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报告2012[R].
[14]王传英, 2011年企业语言服务人才需求分析及启示[J]. 中国翻译,2012.(1):67-70.
[15]孟云,浅谈现代语言服务专业人才培养 [J]. 现代语言学,2013,1(1):134-137.
[16]蒋小林, 语言服务与翻译人才的素质要求, 《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 .
The Redefinition of English Discipline in Newly-built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English language service talents
XU F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Chongqing, 400065, China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by Chinese government, how do English disciplines cultivate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in newly-built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The paper argues to redefine the objectives of English as a discipline by introducing the issues related to language service, language service talents and language service industry, therefore proposes to cultivate English language service talents as the redefinition of English discipline in newly-built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Keywords: language service; language service talents; language service industry; discipline redefin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