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非:加快提升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业的语言服务能力
王立非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语言服务研究院首席教授
金钰珏 北京语言大学翻译与语言服务在站博士后
2018年至2021年,中央和国务院连续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 2021年7月,商务部等20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若干措施的通知》和《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版),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海南自贸港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进程。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在重视政策、资金、人才投入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国际自由贸易港的语言服务能力建设,加快提升语言服务质量,这对又快又好地建设唯一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不仅显得重要而且十分迫切。
一、海南自由贸易港提升语言服务能力的重要性
语言服务业指以跨语言能力为核心,以信息转化、知识转移、文化传播、语言培训为目标,为高新科技、国际经贸、涉外法律、国际传播、政府事务、外语培训等领域提供语言翻译、技术研发、工具应用、资产管理、营销贸易、投资并购、研究咨询等专业化服务的现代服务业。
语言服务业务分为语言服务、语言技术研发与应用和语言相关服务三类,语言服务主要指笔口译服务、本地化服务、机器译后编辑服务、内容创意与出版等;语言技术研发与应用主要指翻译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翻译、本地化技术、机器翻译技术等;语言相关服务主要指语言服务外包、语言服务众筹、语言项目投融资、语言资产管理等。
按照《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和《关于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若干措施的通知》的要求,海南自由贸易港在跨境贸易自由便利、跨境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现代产业体系、税收制度、社会治理、法治建设、风险防控体系等方面稳步推进改革和开展机制体制创新,探索自贸港的高质量对外开放新格局。语言服务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性支撑,如何保障海南自贸港对外开放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对海南语言服务能力和服务环境提出巨大挑战。
我们认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急需的语言服务能力包含语言翻译服务能力、语言技术服务能力、本地化语言服务能力、国际传播语言服务能力、政府语言服务能力、企业语言服务能力、语言标准化服务能力、语言信息化服务能力、语言便利化服务能力、语言培训服务能力、应急语言服务能力等。世界上许多成熟的自由贸易港都如新加坡自贸港、迪拜自贸港、德国汉堡港等都具有独特的语言服务优势。海南要建成世界一流的自由贸易港,需要高度重视和发展语言服务业,重视语言服务基础设施投入与建设、重视语言服务产业链发展、重视语言服务人才培养,这对全面提升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语言服务影响海南自贸港跨境服务业发展
(一)语言服务影响海南自贸港跨境贸易
语言服务影响海南自贸港跨境货物贸易。近五年来,海南货物贸易结构持续优化,2018-2020年呈逐步增长态势,分别同比增长20.8%,6.8%,3.0%,,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占比近四成,其中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增多,2021年上半年,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585.1亿元,同比增长46.1%。有研究表明,根据语言服务能力每提高10%,海南自贸港跨境货物贸易就增长10%预测,2019和2020年,海南自贸港跨境货物贸易就能在原有基础上就能再增长约63-65亿元人民币,两年累计起来,海南自贸港跨境货物贸易额就能新增加约128亿元人民币,这是十分可观的增长。
语言服务影响海南自贸港跨境服务贸易。近五年,海南服务贸易规模总体呈现20%左右的增长态势。新冠肺炎疫情以来,2021年上半年海南服务贸易总额达到136.77亿元,同比增长81.2%。根据语言服务能力每提高10%,海南自贸港跨境服务贸易流量就增长10%预测,2019-2020年,就能在原有基础上分别再增长约12-15亿元,两年累计海南自贸港跨境服务易进出口额就能新增约30亿元人民币。
因此,充分利用国务院新出台的改善营商环境的各种政策措施,加快提升语言服务便利度,改善自贸岛语言服务环境,促进海南自由贸易岛进出口贸易便利化,最大限度地降低语言服务能力不足对贸易进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语言服务能力影响海南自贸港跨境旅游业
海南服务贸易规模最大的行业是旅游业,2019年跨境旅游业收入达95.74 亿元,占服务贸易总额43.59%。2020年以来,随着新冠疫情得到控制和海南省离岛免新政的实施,海南自贸港的旅游零售业成为了新的增长点。2021年第一季度旅游免税市场整体销售额达到了139亿元人民币。目前,海南自贸港跨境旅游业应抓住后疫情时代机遇期,特别是针对旅游零售行业、康养旅游行业等发展空间巨大的行业,提前布局,超前谋划,提升语言服务能力,加大多语言对外推广,大力开发境外客源,进行有效海外营销和跨境合作,推动海南国际语言服务环境建设,制定语言服务行业相关从业标准,进一步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外语服务能力和出入境游客的语言服务满意度,打造国际一流旅游消费中心。
(三)语言服务能力影响海南自贸港跨境金融业
海南自贸港在推动离岸金融、离岸新型国际贸易、跨境双向投融资便利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海南自由贸易账户业务规模显著增长,积极推进服务贸易自由便利化措施,推动跨境贸易投资资金自由流动便利化,开展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试点,截至2021 年5 月31 日,累计跨境流入464.03 万美元,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区域总部甚至是全球总部落户海南,应采取切实有效举措,进一步改善离岸金融业务、融资租赁业务等金融服务贸易中高质和高效的语言服务流程,金融服务政策和银行、保险、投资等相关信息的多语种发布和对外披露,提升金融服务贸易水平,提高金融服务贸易本地化程度,优化涉外营商环境。
(四)语言服务能力影响海南自贸港国际会展业
海南自贸港将会展业列为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点产业之一。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海南省会展业实现增加值37.70亿元,完成综合收入129.40亿元。包括博鳌亚洲论坛和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重大国际会展活动在内的会展业直接收入16.36亿元,间接收入113.04亿元。截至2021年7月,海口市已举办规模以上会议超250场。但我们看到,海南自贸港本地语言服务人才优势不足,许多语言服务,尤其是高端和多语种的语言服务和机器翻译服务等无法完全依托本地提供,依然依靠岛外语言服务外包和语言服务众包方式实现,许多参展公司无法在本地找到合适和合格的语言服务,只能自带语言服务团队和语言技术,这对海南自贸港语言服务能力和营商环境提出巨大挑战。如何实现多语种翻译服务、为会展主办方和参展企业提供优质的本地化服务、语言管理、内容管理、国际传播、应急语言服务等配套服务,提升国际会议和赛事语言服务和保障能力,打造海南自贸港国际语言服务品牌,构建高质量的语言服务体系,是对海南自贸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考验。
三、结语
在我国新一轮高质量开放新格局的推动下,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战略定位更高,海南要坚持从语言服务质量、服务品质、服务内容等多方面提升自贸港国际形象,一是对接语言服务需求和供给,推动贸易便利化,改善营商环境,为“一区一港”建设提供更坚实的语言服务支撑。二是提高语言服务标准化水平,建立语言服务质量保障体系,启动海南自贸港语言服务企业标准认证,对窗口行业的语言服务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提升语言服务的整体水平。三是加快语言服务产业化进程,将语言服务融入到海南自贸港发展的产业链中,特别是与商业航天、跨境电商、旅游零售等海南自贸港极具发展潜力的特色服务行业相融合,积极探索“语言服务+”的产业发展模式。四是加快语言服务学科建设,加强校企合作,着力培养自贸岛急需的语言服务人才,充分挖掘高校和企业的语言服务人力资源。五是推动语言服务高质量发展,使语言服务资源充分合理流动,将语言服务产业培育成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业发展的新动能,打造领先全国的语言服务品牌。